微信掃碼
不僅是專業的導購
還是聊車的好伙伴
2021年5月14日14時許,一輛重型載貨專項作業車(灑水車)在南關大街與南湖大街路口由北向西右轉彎時與沿路行駛的一輛電動自行車相撞,致電動車駕駛人受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兩車受損。目前,貨車駕駛人已排除酒駕嫌疑,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由于我們對大貨車盲區、轉彎時的內輪差等情況的不了解,讓許多交通參與者在與大貨車同行時,往往無意識地將自己置身于危險當中。所以,認識大貨車盲區,學會避開大貨車盲區的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
貨車右側盲區約在貨箱末端至駕乘艙末端位置,且距離貨車寬度約為1.5米的范圍,貨箱越大盲區越大。
例如,下面這種情況,小車位于貨車的右側,此時,貨車駕駛人從后視鏡和轉頭側看并無法發現小車的存在↓↓↓
在大貨車轉彎時的盲區更可怕,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內輪差,也就是轉彎一側的前后輪之間的差量,即圖中紫色區域:
左側盲區在貨箱尾部附近,相對右側盲區而言要小一點。由于駕駛室在左方,貨車駕駛人可以通過車窗看到左側路況,所以一般而言也比較安全。
盡管大車車高,但緊貼著車身的位置都存在明顯的視覺盲區。一般,車頭到駕駛室后方約2米長、1.5米寬的范圍都屬于盲區。
在人行橫道前面停車很危險,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在人行橫道前停車,如果剛好有大貨車右轉彎,那么將很危險?,F實中這樣的教訓太多太深刻……
現實中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與大貨車同時進入路口就算已拉開一定距離,也有可能被“吞噬”。
無論是對行人還是對機動車而言,都應該與大車保持安全距離,比如不要長時間與大車并行,更不要與大車搶行。
摩托車、非機動車在有設置專用車道的道路上行駛必須駛入專用車道內,在沒有專用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時,則必須在道路右側行駛,各行其道,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